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宣传(校园版)

发布时间: 编辑: 浏览次数:loading...

什么是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范围包括: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変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等。


  ◆什么是就业协议?
  就业协议是《上海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由学校作为鉴证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意向性协议,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就业协议在毕业生到达单位报到并订立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后终止。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区别在哪儿?三方协议有什么意义?
  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落实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以及学校制定毕业生就业方案的依据。按照目前的政策,它与毕业生今后的一系列工作、生活有密切联系,对办理居住证、落户、社会保险等切身利益会有影响。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从事什么工种劳动的依据,涉及到劳动报、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
  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所包含的内容各不相同。就业协议原则上适用我国的民法,一旦生效,则对协议中的单位和毕业生均有约束力。如果不遵守就业协议,对毕业生来说,会对自己的诚信度产生不良影响,也会面临违约金的风险。


  ◆劳动合同该什么时候签订?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入职后的一个月内与其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分为哪几种?一般包含什么内容?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包含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薪资报酬和社会保险等基本内容。
  劳动合同应当一式两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双方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服务期议和竞业限制协议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必须要签订吗?
  “服务期”仅仅针对入职后,用人单位专门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
  业限制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用人单位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业限制条款,不是所有员工都需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约定试用期有什么限制吗?
  有的。首先是不得约定试用期情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其次是约定试用期的次数: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一般只能约定次试用期。
  试用期的法定期限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3、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上(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则该试用期视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的延长,即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内容,但延长是有限制的,延长后的期间总和不得超过法定标准。


  ◆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后果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应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如果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用人单位应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可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以上两种情形如果成立的,用人单位都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前面的两种情形,是试用期特有的情况。试用期作为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劳动合同法的其他解除规定也适用于它。比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欠薪、不纳社会保险、不提供劳动保护等过错的情形,劳动者也可以以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当然,作为劳动者,如果存在严重违纪、不胜任工作等情况,用人单位也可以行使解除权。


  ◆试用期、见习期、实习期有什么区别?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只有以劳动者的身份才能与单位约定试用期,尚未毕业的学生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见习期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并具有限制性,只有取得政府见习资质的企事业单位才可招用见习生,享受政府见习补贴政策,见习期不存在劳动关系。
  实习期一般指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期,毕业之后就不能称为实习期了